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院长朱永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杨维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家一行调研千岛湖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
朱永官院士、桂建芳院士一行,在淳安县领导金晨旦,千发集团总经理、研究员何光喜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捕捞一队参观了中央企业第一批基层示范党支部建设情况,了解了捕捞一队的组织架构与发展历程,参观了有机鱼生产环节,感受“鱼丰水清”的巨网捕鱼场景。
在千岛湖鱼博馆,听取了千岛湖鱼类资源和淳鱼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工作情况以及千岛湖有机鱼的发展历程,详细了解了淳鱼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中科院专家一行充分肯定了千岛湖渔业资源保护、利用与水质保护工作成效,并就进一步推动新安江流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给予热情指导。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与千发集团为进一步促进千岛湖生态净水渔业技术与模式研究和应用推广,为千岛湖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解决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升千岛湖渔业的影响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加快推动全国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在介绍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相关情况,回答介绍中国水产养殖好的经验与模式,下一步将如何推进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问题中指出,中国水产养殖发展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渔业工作者通过技术模式集成组装、新型技术模式熟化提升,传统技术模式升级改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形成了像查干湖、千岛湖净水鱼大水面增殖渔业,福建的鲤鱼溪,塞上河套的休闲渔业,甘肃景泰、山东东营的盐碱水绿色渔业,湖北潜江、云南哈尼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的渔业发展模式。
千岛湖生态渔业模式是践行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典范,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分析,千岛湖水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千岛湖有机渔业蓬勃发展,千岛湖以渔业为基础,走出一条“以鱼护水、以水养鱼、以渔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当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独具特色的“千岛湖模式”,已成为全国水库生态渔业发展的标杆。
期间,淳安县委书记黄海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鸿斌,县委常委徐新勇会见院士专家一行。(图/文 孙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