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模式示范”(SQ2020YFD090051)项目启动会在千岛湖召开。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启动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
淳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飞燕致欢迎辞,浙江省科技厅副处长邵晖作为项目推荐单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处长陈再峰作为项目归口单位分别发言。
项目负责人徐跑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蓝色粮仓专项咨询专家、项目咨询专家和产业界代表认真听取了汇报,并针对加强课题间的相互协调、克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各方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的相关要求,并就经费管理的问题与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蓝色粮仓专项咨询专家、项目咨询专家、产业界代表、项目组成员等40余人参加启动会。
据悉,“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模式示范”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于2020年获批,项目执行周期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项目总经费585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653万元。项目由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人为中国水产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项目下设5个课题,集中了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千发集团等共10家科研单位、大学、机构和企业。
千岛湖创造性的保水渔业,是践行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典范,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具体体现。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分析,千岛湖的水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千岛湖有机渔业蓬勃发展,千岛湖以渔业为基础,“养殖、管护、捕捞、加工、销售、科研、烹饪、旅游、文创”为一体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独具特色的千岛湖生态渔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水库生态渔业发展的标杆,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批核心示范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性。
项目将从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优质水产品供给保障等国家战略出发,针对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面临的生态系统衰退、保护与利用不协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集成典型湖泊生物资源利用、生态综合修复、生物操控净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配套人工鱼巢、生态浮床、幼鱼庇护所等设施,构建典型湖泊资源养护、环境修复、水质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种防控等净水渔业新模式,建立典型湖泊水域净水渔业示范区,并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等重点地区进行推广,综合提升示范区和推广区内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水产品品质和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湖泊环境保护与净水渔业的协调发展。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浙江省科技厅邵晖副处长、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陈再峰副处长、淳安县人民政府方飞燕副县长,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等参加启动会。启动会由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总经理、研究员何光喜主持。